安全 安防 消防
和每一个除夕的深夜一样,战神又在想念女神,当然仅仅只是重温那种美好的感觉。
既然睡不着,就尝试着写写武功秘籍,就当一份新年的礼物送给有需要的吧友吧。
首先谈谈全马和半马的区别,大家都知道根据跑吧计算器或者vdot,半马140对应的就是全马330,
但实际情况是,大家大多都是从5公里,10公里,逐渐过渡到半马,最后才是全马。
当训练到半马阶段时(还未尝试全马),这个时候半马取得140的成绩,接着1个月内参加全马,
别说330,也许350都做不到。因为半马和全马的区别在于,半马只要意志坚强,基本不会掉速。
而全马你就是有刘胡兰的意志力,没有长期的长距离训练,没有合理的策略和执行力,也许28-32公里左右就掉速得一塌糊涂了。
半马和全马不是一种运动,跑过的人都懂,请原谅战神再唠叨一次。
战神其实想说的是半马140和全马330其实距离很遥远,至少对于从刚达到半马140,想过渡到全马330的人来说是如此的。(例外的情况是,尝试了很多次全马,终于达到330,然后回去跑跑半马,也许就140附近水平)
全马330,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半马达到140水平,战神指的是比赛成绩(有赛道认证的半马)
首先如何迅速的实现140,战神的秘籍就是每周3次节奏跑。
常规的训练方式是每周,轻松跑+节奏跑+间歇跑+LSD,这样4种训练混合的模式。
而战神个人认为,这种模式效率有点低,而间歇跑的强度又过高。
半马140水平以前,间歇跑容易造成伤病,因为你的肌肉强度很难承受间歇跑的强度,膝盖问题,胫骨骨膜炎等等常见的伤病,基本不可避免。
而半马训练lsd稍微有点浪费时间了,半马都200公里跑量了,难道全马非要400多公里跑量吗?(每周来个lsd,跑量自然会很多的)
其实有质量的训练能有效的弥补跑量的不足。
所以战神建议,如果你的目标是140,可以忘记轻松跑、间歇跑和lsd,每周做到3次节奏跑即可。具体如下:
一次5公里高速节奏跑。理解为接近5公里比赛水平的测试。
一次4公里*2的中速节奏跑。其实就是4公里重复跑2组,配速稍微低于5公里比赛的配速,但又足够快,刚刚能完成2组的强度正好,组间快走1公里,大概10分钟以内就行,加上热身1公里,一共跑10公里,最后慢慢的踱步回家就算放松慢跑了(放松走不算训练里程)。
一次12公里的慢速节奏跑。大概是你10公里比赛水平的配速加上10秒的配速,跑起来很费劲,但又能完成,第一公里可以稍微慢个30-50秒,就当热身,最后一公里可以考虑冲冲刺,补回第一公里的热身时间。
这样一周3次训练,相当于跑1休1,从恢复的角度看2次跑步间隔有48小时,是非常理想而且不容易造成伤病的间隔时间。而周跑量5+10+12=27,6天为一个周期,一个月5个周期,135公里月跑量。
这种一周3次不同节奏的节奏跑训练,达到的实际训练效果,从战神的经验看,比传统的轻松跑+节奏跑+间歇跑+LSD模式要好。跑量至少要少30%,出现伤病的概率也会更低,因为有足够的跑休时间,并避免了高强度间歇跑。更少的跑量,更低概率伤病,达到同样的训练效果,何乐而不为呢。
好了,这么训练2个月左右,140基本无压力,有压力?那继续练,可能天资有限,勤奋来补吧。
终于你具备了330的基础(半马140比赛成绩),好了,我们就开始330训练。
330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保证32公里附近不掉速,或者称为不跑崩。
首先你要明确半马140水平,至少在330阶段,你的速度是能满足要求的。
也就是说你用4分45到4分50秒配速来跑很长的距离是没有什么压力的。
为什么大多数人全马会在32公里附近跑崩?
原因基本有如下几个:
1)长距离训练太少,也就是说你平时训练么有30公里、35公里、38公里的训练,肌肉没有跑接近40公里距离的感觉或者记忆,第一次跑全马那么远,肯定肌肉会酸疼,会有不适应的,32公里附近崩盘在所难免。
所以我们训练中要加上长距离跑。
大概可以这样进行训练,前4次(每周一次),按传统的lsd来跑,26公里、30公里、34公里、38公里,配速很慢,甚至6分钟配速都行,目的就是让肌肉记住跑长距离的感觉。肌肉记忆力很强大的,你会发现这么训练4次,你对完成全马42公里就没压力了(没有了酸疼,难受的感觉),当然是在慢速的条件下。
以后就是训练更快的速度完成长距离,直到能以期望的马拉松配速完成38公里。比赛时最后4公里靠精神力量就可以完成了。
2)配速选择不当以及前半程速度过快。
业余选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前半程配速太快,后半程不崩才怪。
就像一箱汽油刚好够完成全马330,你前半程想跑快一点,为后半程节约时间,结果32公里附近没油了。
实际经验是,前半程你抢了一分钟,后半程至少需要3分钟来弥补,
所以从经验角度看,这种策略是很傻的,自己难受不说,还实现不了目标,苦的是自己呀。切忌前半程跑得过快的问题出现。保持强度均匀,配速略微不同即可。(因为赛道是有坡度的)
另外就是实力问题,很多业余选手心中就是330,其实根本没到那种实力,如此配速去跑,岂有不崩的道理?
所以根据平时训练38公里你能完成的时间加上22分钟,或者根据你的半马最快时间*2加上10分钟来估算你的全马实力。这么算出来的全马时间,就是你比赛的期望时间,然后计算出你的配速,全程就保持在这个配速附近去跑,不要过快或者过慢,保持强度均匀。
3)肌肉力量欠缺。
跑到30多公里,由于体力下降,如果肌肉力量不足,会出现动作变型的问题。
跑姿都无法保持了,肯定跑动效率更低,耗能更高,也是崩盘的原因之一。
所以平时跑休的时候,要注意肌肉力量训练。
推荐如下几个动作:
靠墙马步,俯卧撑,卷腹,平板支撑,哑铃弓箭步,哑铃深蹲,哑铃抬脚后跟。
不是练成肌肉男,而是保证后程跑姿不变型,至少照相更帅点吧。
4)补给问题。
喝水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,每个水站进去可能耽误时间,但至少保证1公里去一次吧。
另外就是能量补给,20公里以后,每10公里至少一根香蕉的卡路里还是需要的。
能量胶,巧克力,还是葡萄干,看个人爱好了。听说有人吃韩国泡菜,有人吃辣条,哈哈。
至于盐丸,如果多喝运动饮料就无需盐丸,如果只喝水,就需要盐丸,你懂的。
140和330的距离其实就是如何把配速再多保持跑20公里的问题,说来容易,也并不容易,
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,而是实力、策略、执行力和意志力的结合。
当然如果有精神力量,效果就更好了,至少战神拥有女神,所以战神所向披靡。
最后,战神想说的是,全马330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是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。
体验马拉松,只需要1次就足够了,而荣誉感会让你不断的为330而奋斗,
人生能有几次搏,努力为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吧,无愧此生。
本文链接:http://atwj.cn/index.php/post/52.html
安全事件就是天天喊,
要小心,要小心!
‘狼〔事故﹞’来啦,‘狼’来啦!
结果一个疏忽大意,
一个不小心,
「砰」的一声,它就真的来了!
所以安全就是紧绷一根弦
警钟长鸣 时刻警惕
小心翼翼 如履薄冰
全神贯注 永不懈怠
Copyright © 2015 安通万家 版权所有 | 京ICP备15022641号-1 | 侵权联系:atwjcn@126.com